“高压”治污 三管齐下
发布日期:[2014-08-15] 浏览

陈尧根

    2013年初,针对浙江省多地环保局长被“邀请”下河游泳事件,浙江以“重整山河”的雄心和壮士断腕的决心,打响铁腕治水攻坚战,切实推进“五水共治”,推动全省清理河道和清洁农村行动。要通过治水,进一步治出转型升级的新成效,治出面向未来的新优势,治出浙江发展的好局面,治出浙江自信、自觉、自强的精气神。
    治污水,位列“五水共治”之首,也是“五水共治”中难度最大、最重要的一环。浙江素来以民营经济发达著称,大大小小的民营企业数不胜数,而因发展方式粗放,劳动、资源密集型,低技术含量等企业占为多数,小作坊、小加工厂的数量也相当可观。而对于规模相对较小的民营企业,环保成本的投入与收益相比相差甚远,在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的同时,势必造成了环保的忽视,这也是“黑河”、“臭河”总是见诸报纸的缘由。以纺织产业作为支柱产业的绍兴情况尤为严重,纺织、印染企业的污水排放一直成为遏制当地经济发展的一把利刃,如何治理好、解决好污水问题成为绍兴“五水共治”中的重要课题。
    显然,“围追堵截”成为绍兴治污水的重要手段,严格控制排污指标,对超标企业责令整改或停产成为了手中的利器。在前有全球市场萎靡、经济形势不容乐观,后有政府铁腕手段、狠治污水的“前追后堵”下,企业的出路在哪?
    堵不住的是水,截不住的是气。企业需要生存,就要生产经营,生产即生污水,政府不让“这边走”,污水必要“寻出口”。部分企业在一无污水管道、排污指标,二无偷排入河可能的情况下,污水会否“入地”?如若入地,那么是否会造成地下水、井水的严重污染?井水的污染,将对农村百姓日常饮用产生多大的危害?也许这一连串的问题是基于一定假设的存在,可这却是一种实际存在的可能,而且将产生严重的后果。
    在全省上下如火如荼开展“五水共治”行动的高涨热情下,我们更应该用冷静的头脑来思考,“五水共治”的目的是什么?治标又治本的方法有什么?企业污水的真正出路在哪里?我认为,有堵有疏才是治理之道。
    围追堵截、有堵有疏是手段。要一手抓“堵”,环保等部门对各企业排污情况严格监控,对超标企业责令限期整改,对偷排企业严厉打击,吊销营业执照,严格规范排污工作。另一手抓“疏”,建立工业园区集中式污水收集系统,并把学校、企事业单位的污水统一纳入管网,形成完整的管网体系,进一步提高污水收集率和处理率,同时升级污水处理系统,提升水质。
    政策鼓励、产业引导是途径。对优势产业大肆鼓励,对低端产业严格禁入,遵照“三个一律”:高污染行业一律整治,强力整治印染、化工、造纸等重污染行业,大力开展农业面源污染控制、畜禽养殖污染、包装废弃物等综合治理;落后产能一律改造,扎实推进重点区域以及沿河排污企业、畜禽养殖场的关停并转;低端项目一律禁入,把牢产业项目的准入关,坚决否决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的项目进入。
    转型升级、科技制胜是目的。这看起来是一个环境问题,更是一个产业结构调整的问题。因此,治理污水,需要淘汰落后产能,倒逼经济转型,把治水与产业转型升级相结合。以“五水共治”为契机,以“治污水”为突破口,实现绍兴经济转型,特别是乡镇和农村要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重视创新驱动,改变产业低小散状况,解决污染问题。在以科技制胜的今天,实现污水治理与转型升级齐飞,塑造全新的纺织绍兴。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