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师爷文化之乡”
发布日期:[2014-05-05] 浏览

李贤生

    2011年, 古镇安昌在第十二届腊月风情节中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为“中国师爷文化之乡”。
    安昌镇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CCTV中国魅力名镇、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千年古镇,人文荟萃,史不绝书。科举之外,幕风蔚盛,师爷故里,名闻遐迩。
    师爷肇始于明代,盛行于清朝,在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舞台上活跃了近400年。安昌是出绍兴师爷之地,师爷人数众多,足迹遍布神州,幕业煌煌,代有翘楚,历享盛名,为后人留下了丰富的师爷遗迹和师爷故事,形成了独特的师爷文化。
    据民间传说,千年古镇在明清历史中,安昌外出做师爷的不下万余人,特别在晚清是安昌师爷的鼎盛期,人数激增。据不完全统计,安昌清一代有证可举的绍兴师爷有49位。还收集了师爷故事230则。安昌古镇多出师爷,而且是有名望的有影响力的师爷。如:有一代名幕许思湄,他撰写的《秋水轩尺牍》成为清代幕学的学科书;有增修《大清律例》的姚润,被视为刑学泰斗;在安昌西市望族娄氏就有6位师爷,徐家溇徐氏有5位师爷,西市诸家溇有马星联、许观水、许梦华7位师爷等等。
    1999年,历史文化名镇——安昌古镇的全面保护与旅游开发工作正式启动;在先期启动建设的景点中,把“师爷馆”建设放在重点突出的位置,出巨资买进名师爷娄心田的斯干堂故居,并进行原汁原味的修缮;通过安昌文物收藏爱好者提供的信息,收集明清时期师爷 200余万字的文案资料手稿。2000年3月,安昌镇人大通过《安昌古镇保护条例》,明确规定包括师爷故迹在内的所有历史建筑遗存得到保护。在千禧年十二月,依托娄心田师爷故居为基础,建立了全国唯一的“绍兴师爷博物馆”。
    绍兴师爷博物馆的主人——娄心田(1845~1944),原名同书,幼年丧父,家境贫困,自幼聪颖好学,尤善书法,有四子一女。他为人乐善好施,颇有好誉,随堂兄学慕成,荐至东北奉天府为慕宾,民国初年任马占山督军府秘书。九·一八事变后竭力为马出谋献策,在嫩江铁桥抗击日军,后随军至西北,转入西安特货公栈任经理,曾为东北军与红军充任联络,为陕北根据地提供方便,1938年赴绵阳银行任职至病故,享年70岁。
    绍兴师爷馆门厅虽狭促,且是三厅四天井的屋亭深濠,里面以大量的实物,佐证了安昌是出绍兴师爷的荟萃之地,许思湄的《秋水轩尺牍》、龚末斋的《雪鸿轩尺牍》、汪辉祖的《佐治药言》等均陈列馆中。“师爷馆”以部分存世的幕学书籍、幕务资料、师爷用具等珍贵实物和图文说明,介绍绍兴师爷的历史概况、种类、案牍、生活、幕学、幕道(职业道德)等基本情况,除了展示图文和案牍资料等实物,还配以“堂后听审”模型,以现“审判之名在官,审判之实在幕”之况。还有行旅所用的棕箱藤篮等用具,以体现师爷幕馆生活之况。
    2001年1月,安昌镇首次举办了“绍兴师爷文化研讨会”,绍兴市社科院“师爷文化研究中心”在安昌镇师爷馆挂牌成立。2007年9月,中共绍兴县纪律检查委员会和安昌镇党委共同举办 “绍兴师爷与廉政文化研讨会”,师爷博物馆也成为廉政教育基地之一;同年10月,绍兴市越文化研究会师爷文化委员会宣告成立;2009年,师爷故里的标志性雕塑绍兴师爷“辞乡出行”铜像在安昌古镇入口正式落成;同年,绍兴县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安昌镇政府、绍兴县旅游局共同编纂的《绍兴师爷》正式付印出版。12月,安昌镇被定为绍兴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民间文学·绍兴师爷故事”传承基地。
    与此同时,还拍摄了以师爷为题材的一大批影视剧,出版了许多师爷书籍。娄心田师爷故居被公布为县级文保点。绍兴师爷博物馆,已成为国内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景点。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