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大寨”——上旺村
发布日期:[2012-06-19] 浏览

富人宣

    绍兴县东南部山区的上旺村,曾有“江南大寨”之称。在这里,有过“八把山锄创大业”的神奇传说,有过辉煌的红色历史。如今,这个小山村虽然褪去了昔日的光辉,但仍深深在地留在许多人的记忆中。
    从绍兴市区出发,顺着104国道往东,然后转皋埠境内一条小道往南,可直达富盛镇上旺村。临近上旺,路边山坡层层梯田上,满植整齐划一、叶绿枝盛的茶树。这些梯田、茶树,仿佛留有当年上旺人垦山创业的痕迹。在上旺村口,两旁都是茂盛的竹林,毛竹青翠挺拔,高耸入云,使空气显得格外清新,村口也显得格外凉爽。
    穿过竹林,就进入上旺村。上旺村中间有一块干净整洁的水泥地,这里曾经是上旺人堆茶、运茶的重要场所,如今这里是静悄悄的。空地一侧的旧屋墙上还有红色标语“学习大寨赶先进”“拼死拼活干革命”“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争取胜利”,不知这些标语是当年留下的,还是后来复制的,但看到这些标语令人想到那个年代的往事。
    上旺村与很多乡村一样,解放前也是穷得要命,“四周环山一条溪,荒山秃岭无良地”,“十户人家九户穷,挑脚抬轿做长工”。上旺村四周是一座座又光又秃的山头,这些山草难生,树难长。有人想在这些山上搞点经营。谁知,抡起锄头猛劈下去,两手震得发麻,山地却只碎了一点皮。人们又气又恨,便给它取了两个难听的名字,一个叫“癞头山”,一个叫“乌龟山”。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初,以村支书王金友为代表的上旺人决定自己动手,多开茶园,用茶叶去换粮食吃。熊熊燃烧的篝火照亮了这里万古如长夜的漆黑,也点亮了村民们企盼吃饱穿暖的千年梦想。就这样,王金友带着一些村民开始没日没夜地在村周边的荒山上开垦茶园,留下了“八把锄头创大业”的佳话。二年下来,上旺村村民凭着一个肩膀两只手、几把钢钎几把锤,硬生生地在石头山上开出了一百多亩山地。1964年,毛泽东主席提出了“农业学大寨”的号召。王金友参加了当年的国庆观礼,并考察了大寨公社。怀揣着黄土高原的一把土,王金友回到了上旺村。一把黄土在村民们手中传看,也坚定了他们的开垦溪滩、建地造田的信心。历经风霜雪雨、不屈不饶的上旺人以寸土必争的精神,硬是在荒山和溪滩上垒起了一百六十七条石坎,造出了120多亩“大寨田”,这使得上旺的人均耕地从二分二上升到了三分六。以前全村每年要吃国家九万三千斤的供应粮,后来非但每年可以向国家卖粮5万斤,集体储备粮也保持在十二万斤左右。村级收入也从1958年的3.5万元上升至1972年27万元,集体公共积累更是超过百万元。一时间,上旺村赢得了“江南大寨”的美誉。随着上旺大队的声名远播,前来参观的国家领导人和外国贵宾也是纷至沓来。1970年至1975年,澳大利亚、美国等47个国家和地区的国际友人和港澳同胞共96批、1284人到访上旺;而来自全国各地的参观者则达百万人次之多,当时的国家领导人华国锋、陈永贵及省领导江华、铁瑛等都曾到过这里。
    如今的上旺村,仍然可以看到当年辉煌的一些印迹。在村的一角,当年建造的“十三排”公房还保存着。据村里人说,原来上旺村共有这样的长排公房15幢,连成片的就是这13幢,所以叫“十三排”。“十三排”房屋结构,非常适合山区农家人的生活。门前是一条石头垒成的雨水沟,往里走,是一个门厢房,可以堆放农具、杂物;再里面是一个安静的小院落,南方人叫做“天井”;接着就是正房了。一般是一户两楼两底,也有小户人家的一楼一底。那已经略显斑驳的墙面,依然掩饰不住当年的辉煌。按照当时民间对“共产主义”“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的理解,似乎上旺人已经提前步入了那个理想的境地了。徜徉在“十三排”,让人有种时光倒流的感觉,仿佛有置身于40多年前那个村头高音喇叭播着革命歌曲、到处贴满标语、路旁插满旗帜的激进年代。
    在上旺村内,留有前后四间矮小的平房,这是当年的知青住房。看着里面一切照旧的摆设,不由得让人回忆起那句“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文革语言。可以想见,前后一茬茬的知识青年在这里“上山下乡”,白天挥汗如雨、夜晚挑灯夜读伟人著作的场景。
    当历史涂抹其上的色彩和光环渐渐褪去,上旺——这个曾经名噪全国、扬名海外的绍兴县南部小山村,因为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那场艰苦卓绝、改天换地的乡村治理,留存于绍兴乃至中国现代史册,那里的角角落落、山山水水,永远烙下了革命、奋斗、理想的痕迹,成为一代人心中的红色记忆。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