尉衍苗:为了自己的家乡更美好
发布日期:[2008-10-10] 浏览

余叶娟 方玲玲

  在离稽东集镇15里的西北方向,有一个人口不足千人的小村庄——下尉村。沿着尉相公路驶入下尉村,你的眼前会豁然一亮:洁净的水泥路通达农家,房舍掩映在绿树丛中,厕所改用水冲公厕,生活污水全部接入管道,村民在农民公园里休闲……整个村庄充盈着一种静谥的、整洁的、和谐的美。来过下尉村的人都由衷地发出赞叹:真不敢相信短短的2年时间,这里竟会有如此巨大的改变。这不得不让大家想起一个人,他就是镇人大代表、下尉村村委主任尉衍苗,因为这里的变化凝结着他无数的心血与汗水。
  几年前的下尉村是个经济薄弱村,基本没有村级收入,每年到年底都会赤字,不要说搞村级建设,就是连村干部的报酬都成问题。在这样一个穷村,年轻人都不愿当村干部,村支书、村委主任由老退伍军人尉承林一人担当,由于村支书身体原因,多次要求配一个年富力强的村委主任,但总是无人问津。2005年初,一向在外做工的尉衍苗回来了,并在集镇上开起了一家饭店,夫妻二人待人热情、又诚信服务,很快赢得了好口碑,生意日益红火。从小看着他长大的村支书觉得他是个合适的人选,建议他来竞选村委主任。但由于饭店刚刚开张,人手本来就不够,如果当了村委主任,就必须另外添加人手,增加额外支出,所以妻子极力反对,这让衍苗举棋不定。在镇村干部的极力劝说下,衍苗终于答应参与了村委主任的竞选,并以高票当选。2006年又以高票当选为镇人大代表。
走马上任的他,把全部精力都用到了村里的建设与发展上。
  他知道村里要办事,首先得增加村级经济收入。他把经商的头脑都用在了发展村级经济上,千方百计地增加村级收入。他走遍村庄的角角落落,摸排出几块废弃宅基地和山地资源,利用土地开发项目,一下子为村里增收了三十多万元;他还引进一个茶厂老板,并利用提前收取的租金,新建1家粗制茶厂,解决了老百姓的茶叶出路;利用闲置空房,发展了2家五金加工厂和2家家庭纺织厂,既增加了村级收入又解决了村里的部分劳动力。
  同时,他又抓住机遇,积极开展新农村建设。新农村建设有许多事情要做,由于村支书身体不太好,重担都压在他一个人身上。露天粪坑是农村中的一大顽疾,严重影响着村容村貌,可以说这是农村与城市明显的卫生差距,而农户都把它当做农作物的宝。据调查,全村一共有108只露天粪坑,意味着涉及到108户人家,其他村干部一听就退怯了,都说以前也搞过,结果不了了之,这次肯定也干不好,到时下不了台还不如不动。而衍苗却憋足了劲,下决心一定要啃下这块硬骨头。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他可以说是废寝忘食,没日没夜挨家挨户地上门去做工作,一次次,一趟趟,108只露天粪坑终于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3只标准的清洁卫生的公厕。在工作中,他也碰到了3户钉子户,别的村干部包括村支书都说没办法了,肯定攻不下,衍苗也感到工作的难度,但他不灰心,一而再,再而三的上门,以情动人,终于打动了钉子户的心,村支书也由衷地佩服他。清除粪坑,走出了新农村建设的第一步,接下来他又动员农户清理堆放在露天的杂物,硬化村内道路,种上绿化,设置垃圾箱,配好村庄环境保洁员,清理每天的垃圾;改造自来水管,使家家户户都喝上了洁净的鹅湖水库水;建起了健身场、农民公园、老年活动室等等,下尉村的面貌在他手里发生了大变样,村民的生活质量也大大提高。
  作为镇人大代表的衍苗,平时倾听百姓呼声,也乐意为老百姓代言。有人向他反映学校接送车在学生接送时有载客行为,他马上向学校反映,并成为义务监督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中,他发现老百姓报销手续比较麻烦,及时向镇人大提出建议;在镇人大调研村级垃圾收集处理情况时,发现有的村花了钱环境卫生却无明显好转,他向镇人大提出了把整个村的环境卫生作为一个标的承包给个人或单位的建议,并在村里率先实施,这个办法既减少了村里费用,又便于管理,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全镇加以推广。他还非常关心弱势群体,逢年过节,为自已结对的困难户送上爱心,帮助低保家庭住房维修危房,帮助困难大学生……
  他用自己的行动赢得了村民的信任。今年村级换届选举时,有人建议他竞选村支书的职位,他诚恳地说:村里的事,一定要班子团结、上级支持才能干成,如果相信我的话,继续选我当村委主任,我一定像管自已的家一样把它管得更好,变得更美。结果,他又以高票当选为新一届村委主任。
  “想到自己是一名党员、村干部和人大代表,就觉得自己有责任为社会、为群众办点好事,做点实事……”又一次当选村主任的他是这样说的。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